2025.10.11 新竹純福音主日崇拜 欠債的人 張漢業 牧師
2025.10.11 新竹純福音主日崇拜 欠債的人 張漢業 牧師
2025.10.11 新竹 竹北 純福音 教會 欠債的人 張漢業 牧師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0Hi88xH3LU
主日證道的主題: 欠債的人 2025年10月11日 張漢業 牧師
【馬太福音六章12節】免我們的債,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
壹、主題經文與欠債的提醒
牧師提到教會收到一位會友因「欠債」而導致薪水被扣押的通知,這讓他體會到神透過此事提醒每一個人:「我們是欠債的人」。牧師強調「態度永遠比事實更加的重要」。一個人的態度「可以勝過一切的事實」、「可以勝過一切的環境」。
貳、基督徒應具備的三種態度
牧師從馬太福音 6 章 12 節中提出三種生活上必須持守的態度:
1. 感謝的心 (Attitude of
Gratitude)
「債」的觀念帶出三件事:赦免(祂赦免了我的罪)、寬恕(神一直原諒寬恕我們)、和免債(神免了我的債)。
• 基礎: 我們要存著一顆感謝的心,因為沒有人可以赦免我們的罪,只有神可以。
• 經文引證: 羅馬書 3 章 23 節 24 節指出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,但如今「卻蒙神的恩典,因基督耶穌的救贖,就白白地稱義。」。以賽亞書 53:4-6 說明基督「擔當我們的憂患,背負我們的痛苦」,「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」。
• 見證: 漢業牧師分享他九十歲的母親獨自住在釜山的療養院。儘管兩年前跌倒導致「髖骨折斷」而無法走路,但她「非常非常的積極樂觀」,每次見到牧師都說「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」,並反過來安慰他。牧師從母親身上學習到「感謝的心是讓人跟人的心更加的拉近」。
2. 饒恕的心 (Attitude of
Forgiveness)
因為神實行了寬恕,無條件地接納和愛我們,所以我們彼此之間也要「常常的饒恕」。
• 經文引證: 馬太福音 6 章 14 節:「你們饒恕人的過犯,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」。 彼得問耶穌饒恕七次可以嗎?耶穌回答:「不是到七次,乃是七個七次」。這代表要「無條件的饒恕」。
• 見證: 牧師自認是「很遵守時間的人」,以前看到別人遲到會生氣。但有一次他自己因故「遲到了一個小時」才去接機國外來的朋友。從那時起,他學會「人都有意外,人都有一些的狀況」,因此「必須也是學習彼此的寬容跟彼此的饒恕」。
3. 欠債的心
(Attitude of Debt/Humility)
神免了我們的債,我們也要免人的債。擁有這三種態度的人,「一定會可以得著喜樂,可以得到幸福,也可以得著豐盛的生命」。
叁、基督徒所欠的四方面債務
牧師具體說明了我們作為「欠債的人」,在四方面有所虧欠:
1. 對「上帝」所欠的債:榮耀神
• 虧欠內容: 神創造我們的目的是「榮神益人」,因為「世人都犯了罪,虧欠了神的榮耀」(羅馬書 3:23)。
• 解決方法: (1) 順服神;(2) 認罪與悔改(需要天天悔改,像天天洗臉洗澡一樣);(3)
自卑與謙卑。
2. 對「眾人」所欠的債:傳福音
• 虧欠內容: 保羅說:「無論是希利尼人、化外人、聰明人、愚拙人,我都欠他們的債」(羅馬書 1:14),即他欠了傳福音的債。
• 重要性: 大部分的人會信主都是透過「別人傳福音」。我們既然從別人得到了救恩,就有責任「盡力的把別人傳給我的這個福音,也要傳給別人」。傳福音是神所喜悅的事。
3. 對「禱告」所欠的債:彼此代禱
• 虧欠內容: 基督徒信仰中一個特別之處是「都為彼此為對方禱告」。
• 實踐: 教會中加入小組(RPG聚會)非常重要,因為小組是「一個愛的團契」、「生命的共同體」,能提供「支援的支持的一個系統」。
• 經文引證: 哥林多後書 1 章 11 節,保羅要求:「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,好叫許多人為我們謝恩,就是為我們因許多人所得的恩」。禱告是給予弟兄姊妹「最大的支持」。
4. 對「愛心」所欠的債: 彼此相愛
• 虧欠內容: 羅馬書 13 章 8 節說:「凡事都不可虧欠人,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,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」。
• 實踐原則: 愛心是可以不斷湧流的。「施比受更為有福」。給予比接受帶來更大的幸福。
• 教會行動: 教會透過「攜手愛無限」活動,幫助有需要的家庭(如單親家庭)領取禮券和物資。教會也應效法初代教會「凡物共用」,彼此扶持幫助(如關心花蓮馬太鞍、光復鄉的肢體)。
• 總結: 提摩太前書 1 章 5 節指出:「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;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,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」。信心和愛心是信仰的「兩個柱子」。
肆、結論與呼籲
牧師再次總結了我們應當持有的三種態度(感謝的心、饒恕的心、欠債的心)和我們所虧欠的四個債務(榮耀神、傳福音、禱告的債、愛心的債)。最後,他鼓勵會眾,既然我們「先從神得著,而且從其他的人得著,所以我們也把得著的給予別人」,並呼籲弟兄姊妹「還債吧」作為結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