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6/21

新竹純福音教會-恩惠與平安-慧娟

恩惠與恩典在聖經許多地方原文是相同的字,意思是最美好的授與受,也就是彼此之間最好的一種給予與接受的互動方式。你能給人什麼最好的東西,那就是恩惠了,而我所能領受到的最好的東西,那也叫做恩惠。我們對上帝有恩惠嗎?我們能給上帝什麼呢?其實如果你獻上感謝為祭,那感恩的心就成為你給祂的恩惠了。所以說,神給我們的恩典是一份超越行為、律法以上,不用作工就白白得來的救恩,只要憑信心接受一個事實,信祂的寶血洗淨了你一切罪污,遮蓋了你一切的過犯,接受耶穌基督作你生命的主宰,相信祂是你的父,而你已被接納在 神的家中作祂的兒女,以感謝回應 神的恩典,這就是人與 神之間最美好的互動。
除了恩惠以外,世上還有什麼東西是從天上而來最美好的東西?那就是平安。恩惠是一種實質的接受,平安則是一種狀況。世人皆求平安,平安卻是世上所無的。因為,人如果沒有永恆的歸宿,就一定沒有平安。好比一個登山的人,他擁有著最完善的設備,也攜帶著足夠的食物,然而半途上卻發現自己迷路了。這時就算四面風景如畫鳥語花香,試問他還有賞心悅目的閒情逸致嗎?萬一又知道氣象預測天候即將轉壞,前面正有風暴等著,不只破壞了原訂計劃,耽誤了既定行程,眼看日暮途窮勢必一頭栽進黑暗裡去,心中懊惱徬徨,請問他會不會平安?
人若沒有永恆的盼望,對於前途沒有確定的歸宿,缺乏準確的引導,不會有真正的平安。而要得到平安,除了永恆的盼望以外,還有其他的條件,比如需要有足夠的安全感、足夠的保護、足夠的愛,種種條件齊全了,才會有平安。拜偶像的人常常說:「千祈萬禱,求兩字平安。」可見平安實在難得。佛教徒說: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。」這句話就是說在慾界、色界、無色界總共二十八層天裡,都沒有平安。佛教徒認為在比較高層次的天界裡,那裡的人已經修行得像菩薩一樣,壽命長達幾千億年,人巨大得像佛一般,但是仍然還在修行,還是沒有平安。因為人居住在這三界中就像住在一幢著火的房子一樣,住在火燒著了的屋子,會有什麼平安嗎?
只要沒有碰到上帝,落在三界裡的人再怎麼修行,都不會找到平安。然而作為基督徒,最奇妙的一件事就是,當你接受了耶穌基督為救主的那一天開始,你就得著了奇妙的平安。不過由事實的現象來觀察,雖然這奇妙的平安是當時可以立即感受得到的,但是許多人在得到這平安之後,卻很快就又找不到了。好比得了一顆種子,將種子埋入心田,卻越埋越深,埋到不知到哪裡去了。於是,外面仍然還是在過自己的生活,裡面還是沒有平安,甚至懷疑之前所得的平安是虛假的。換句話說,他還是活在肉身裡靠自己舊有的方法,用自己的力氣處理一大堆他根本解決不來的問題。所以雖然裡面明明有了平安的種子,但沒有用道用水去澆灌,種子根本沒有發芽生長,以致外面依然故我。你若相信 神給了平安,卻不付上代價去改變生活方式,也不情願更新你的觀念,叫你要晨更要聚會,你就覺得受綑綁有壓力。你若不能持續讀經禱告,沒有教會生活,不與人團契的話,沒多久勢必回去老樣子的生活,又落入恐懼憂愁,終日緊張忙碌不得安息,而這也是許多老基督徒的現象。
基督徒沒有平安實在是一件奇怪的事,因為得救在乎歸回安息,得力在乎平靜安穩。歸回安息和平靜安穩都是一種平安的現象,所以平安是內在有平靜,外顯就很安穩。裡面有公義與公平,外面就有和平與安靜。裡面有 神的安息與平安,外面顯面出來就是一個安寧而穩定的人。我知道 神是愛,也經歷了祂的赦罪的平安,我相信祂愛我這個罪人,祂必然也愛別的罪人。憐憫是向審判誇勝的,我得了憐憫就當去饒恕那得罪我的人,原諒那不可原諒的,愛那不可愛的,因為耶穌也為他們捨命。 神的救恩是公平的,是信就得著的,白白的恩典。但是人們蒙了恩卻又落在分別善惡的舊人裡,很難理解 神的公平公義是表明在祂的慈愛與憐憫,而不是定罪與審判,也就很難去饒恕人,很難不去定罪人,因此,失去平安也就不奇怪了。
從 神而來的平安是世界所沒有的,這平安是 神的恩惠,作成在耶穌基督裡面,要賜給凡相信祂也接受祂的人。這平安只有一個來源,而這來源卻有五個名稱。
第一個是「 神」。你必須知道你所倚靠的這位 神是掌管萬有的全能主宰,祂若不是至大至能至可畏、守約施慈愛的那位,可能祂所管轄的就只是一小塊祂能力所及的範圍,萬一祂被打倒了怎麼辦?萬一我跑出祂的範圍之外怎麼辦?所以你的恩惠與平安如果不是從 神來的,那麼這個保護就不夠週延。
第二個是「我們的父」。祂就算是至大至權能的 神,但如果和我沒有關係,對我有沒有意義呢?祂與我沒有關係的話,祂就沒有義務保護我,也管不著我。但 神若是我的父,那就完全不一樣了。在世上若有一個最有能力與權柄的人是我的父親,我還會有缺乏或恐懼嗎?更何況是這位掌管天地的 神作我的父!「我們的父」這句應許與宣告帶著極豐富的意義,尤其這父子的關係就表明一件事,是兒子的話就會有父親的屬性與才能,會有遺傳,也有資格可以去承受產業。你若是 神家裡的人,和外面的人就會有很大的差別。好比一個老先生,他的兒女都在國外。他家產很多,有一位年輕人很得他的歡心,時常受到他的資助。老先生接待年輕人住在家裡,這年輕人也給老人家很多愛的回饋。有一天老先生突然過世了,他所有的兒女都回來要分家產,因為父親所有的產業都是屬於兒女的。然而老先生沒有立遺囑餽贈他所愛的年輕人,因此這年輕人也就沒有權利分一毛錢。我們要建立一個準確的觀念,在 神家裡住的不一定是 神家裡的人,有可能是暫時作客的,像這年輕人一樣。我們要能確定自己是 神家裡的人,必須確定和上帝是父子的關係,這是地位上的確認。
第三個是「主」。上帝是我們的主,祂替我們做主。如果你沒有認定祂是主,就會偏行己路,照著自己的想法作你想做的事,自以為是地把 神對你的計劃丟在一邊, 神不能替你拿主張,也沒辦法引導你走在對的路上。我們既然認定祂是「主」,也就說明我們是「僕」,是一個願意順服願意跟從的人,這順服與跟從的心志正是蒙恩的首要原則。
第四個是「耶穌」。耶穌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拯救,在我們的一切環境當中祂施行拯救,賜給我們在祂裡面的恩惠與平安
第五個是「基督」。基督是目標,導引我們向前。基督是我們生命的目標,有了這個準確的方向,才能被作成器皿。第三、四、五是關乎我們如何被作成。
掌管萬有的「 神」是我們的倚靠,「父」是我們的根源,「主」是我們的主宰,「耶穌」是我們的拯救,「基督」是我們的目標。在這完整的五個名稱底下蒙引導被保守,才會有恩惠與平安臨到。當我知道所投靠的是全能的「 神」,深信祂是我的「父」,也確實地把自己交託給這位「主」,隨時倚靠「耶穌」的拯救,把生命的目標定在做成「基督」,如此一來,就必然會被保守在恩惠與平安裡面。
(本文是林牧師1996年腓立比書查經信息,由其中一章二節「願恩惠平安從 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」所節錄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