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4/8

2025.04.05 新竹純福音主日崇拜 美好的靈性-彼得的靈性 張漢業 牧師

2025.04.05 新竹 竹北 純福音 教會 主日崇拜 美好的靈性-彼得的靈性  張漢業 牧師

2025.04.05 美好的靈性-彼得的靈性  張漢業 牧師  (新竹 竹北 純福音 教會 主日崇拜)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Fc-CCHdpIg

主日證道的主題美好的靈性——彼得的靈性  20250405日 張漢業牧師

 

【前言】

 

    本次主日證道的主題可以歸納為 「美好的靈性——彼得的靈性:從失敗到恢復,經歷神恩典並重拾使命」。講道圍繞著使徒彼得的經歷,從他的軟弱和不認主,到耶穌主動的尋找與恢復,再到他重新得著信心、身份和使命的過程。講員張漢業牧師透過彼得的故事,鼓勵聽眾在信仰的道路上經歷神的恩典,即使在失敗中也能被神恢復,並找到為神而活的豐盛生命。

 

【摘要】

 

神蹟的目的:人的作為與神的引導

    人生常在人的想法和神的引導之間掙扎,人們容易相信看得見的人的謀略,卻不容易相信肉眼看不見的神的引導。神蹟的目的是要人相信耶穌。約翰福音2030-31節(記載神蹟的目的:叫人信耶穌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,並且因他的名得生命)、約翰福音832節(真理使人得以自由)。牧師強調人們容易相信看得見的謀略,而神的引導是肉眼難見的。他列舉了約翰福音的七個神蹟(水變酒、醫治大臣之子的兒子、醫治癱瘓病人、五餅二魚、耶穌在海面行走、醫治瞎子、拉撒路復活),並引用加爾文的話說明神蹟的用意是使罪人敬畏基督,認識真理。

 

彼得的恢復:約翰福音21章的重要性

    約翰福音21章是關於彼得經歷神恩典和恢復的篇章,若沒有此章,人們對彼得的印象會停留在他的失敗上。牧師提到信耶穌後,一些迷信的想法會被真理釋放。他強調約翰福音20章看似一個完整的結尾,但第21章與彼得的關係重大,是耶穌主動尋找失敗的彼得,是一個恢復的篇章。他鼓勵信徒常常經歷神。

 

從西門到磯法三次不認耶穌的彼得

    彼得雖有領袖魅力,但原名西門意為蘆葦,代表不穩定。神改其名為磯法(盤石),信耶穌後神也會改變我們的名字。牧師描述彼得是一位有影響力的使徒,但西門這個名字代表他情緒不穩定。神遇見他後改名為磯法,意為盤石。牧師鼓勵信徒尋求神所賜的新名字。

 

不是自己說了算撒旦的試探與耶穌的代求

    我們常受撒旦的試探,但耶穌為我們祈求使我們不失信心。我們的信仰要依靠神,不是靠自己。路加福音2231-32節(耶穌預言撒旦要篩彼得,但耶穌已為他祈求)、路加福音2233-34節(彼得自信將與耶穌同死,但耶穌預言他將三次不認主)、馬太福音2633, 35節(彼得再次表達永不跌倒,永不不認主)。牧師引用路加福音記載耶穌預言彼得將受試探,但耶穌已為他禱告。彼得雖然很自信地表達忠誠,但耶穌仍預言他將不認主。牧師強調我們的信仰不是靠自己的熱情和承諾,而是需要神的幫助。人的話不可靠,要依靠神。

 

來到施恩寶座前:人的軟弱與神的體恤

    我們都有軟弱,但耶穌能體恤我們的軟弱,因他曾凡事受過試探卻沒有犯罪。我們要坦然無懼地來到神的施恩寶座前尋求幫助。希伯來書415-16節『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。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,與我們一樣,只是他沒有犯罪。所以,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為要得憐恤,蒙恩惠,作隨時的幫助」。牧師提到彼得沒有遵守諾言,心靈傷痛。他引用希伯來書強調耶穌理解我們的軟弱和痛苦,因為他也曾經歷,只是沒有犯罪。因此,我們要常常來到神面前,蒙受恩惠,讓神成為我們隨時的幫助。

 

不在神旨意裡的徒勞:彼得重回打魚

    彼得在灰心後重回打魚,但沒有神的旨意,努力也是枉然。在神的旨意裡是事半功倍,不在其中則是徒勞無功。約翰福音213節(彼得說他去打魚,其他人也跟隨)、詩篇1271-2節「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,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;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,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」。牧師描述彼得在耶穌死後重回打魚,但整夜沒有打到魚。他強調若不在神的旨意和計劃中,努力也是枉然。引用詩篇說明若沒有神的同在,一切勞力都是枉然。基督徒應過不枉然的人生,而是有美好結果的人生 。

 

空船變滿船——聽從神的話,人生不應有破口

    聽從神的話語就能經歷神蹟。人生努力賺錢是應該的,但不應有破口,才能保守神的祝福。 約翰福音216(耶穌吩咐門徒將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)、約翰福音2111(彼得拉上滿了大魚的網,共153條,網卻沒有破)。耶穌指示門徒向右邊撒網,結果捕獲大量魚。牧師強調重要的是聽從神的話。滿載魚的網沒有破裂,比喻我們的人生不應有破口,才能留住神的祝福。

 

為神的異象而活:從追求財物到追求神的使命

    比起物質財富,更重要的是活出神的使命。當我們願意為神的國度使用神所給的一切時,才能擁有豐盛和卓越的人生。彼得在經歷滿船魚後,更在乎的是能否按神的使命而活。牧師強調金錢、健康、家庭和睦是神為了讓我們完成他的使命而給予的。我們應為神的異象而活,才能擁有豐盛的生命。

 

愛是恢復的關鍵:經歷醫治與關係的恢復

    牧師提到個人經歷的醫治,包括情感上的缺乏得到神的愛來滿足。他也分享了與師母之間因誤會而產生的隔閡,以及透過道歉和尊重對方感受而得到恢復的經歷。他強調對傷害要得到醫治,不要存在心裡,醫治是重新服事神的重要關鍵。耶穌三次問彼得是否愛他,正是為了挽回彼得三次不認主的背叛。愛是恢復最關鍵的因素。

 

靠聖靈的幫助重拾使命

    彼得不僅經歷恢復,更重拾了神的使命。我們的信仰不是靠自己的努力,而是要靠聖靈的幫助。約翰福音2118節(耶穌預言彼得年老時將被帶到不願去的地方)。彼得的使命重新恢復,他的身份重新被堅定 。牧師提到摩西、雅各、保羅都有遇見神的經歷,而彼得在提比哩亞海邊重新遇見神。他引用約翰福音2118節,說明彼得年老時的服事將不由自己。他強調我們的信仰要靠聖靈的幫助,順服聖靈的引導,即使要做不願意做的事。

 

彼得的改變與福音的擴展

    彼得經歷神後生命改變,聖靈降臨後,神擴展了他的服事,使福音傳向更廣的地方。彼得經歷神恩典後生命改變,五旬節聖靈降臨後,神擴張了他的帳幕。牧師列舉彼得在使徒行傳中的四次重要講道,說明神如何使用他,使福音從猶太人傳向外邦人。他鼓勵聽眾的人生也能被神擴張和提升。

 

    張漢業牧師在結語中再次強調,彼得因著耶穌主動的尋找,使他的心得到恢復,信心、身份和使命都得到恢復。他期盼每個主日都像是提比哩亞海邊,是一個親近神、被神恢復的時刻,而不是一個律法。